《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第一章 揭示历史之谜的科学理论(节选一)
发表时间:2020-09-29   来源:学习出版社

  第一章

 揭示历史之谜的科学理论

 

 

  人们要生存,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将整个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人们的活动也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就要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充分地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人们生活的世界之内在奥秘始终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激发着人们求知欲。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果说,人们较早地把握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那么人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则要晚得多。同样地,人们较早地认识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但认识人和社会的关系则要晚得多。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在自然方面的较远的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在社会方面的较远的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随着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人们就发现自然界不同领域的变化规律,并大大推进了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但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地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马克思的功劳。他反映、建构的唯物史观真正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是全面地阐释世界真理的科学理论。

  

  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一周后,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概括了马克思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的历史性贡献,这使得人们第一次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了历史感、现实感和方向感。

    

  (一) 是否存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构成社会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事物、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具有稳定的、重复的、可预见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一为内在本质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的区别,本质联系是一种内在规定性,决定着该规律的性质、特征,是该规律区别于其他规律的存在的根据。二为必然的联系。必然的联系是相对于偶然的联系而言的,即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性,是某一原因之后必定产生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事物之后必然产生另一事物,二者之间存在肯定性关系。三为稳定的联系。稳定的联系是相对于不确定的、变动的联系而言,指互相联系的双方经常性地发生相互作用,很少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发现自然界的规律相对容易,因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独立于人之外运动、变化的,自然界的规律取决于内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认识这些因素直接的普遍联系。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对困难,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事实上,在学科发展史上,由于与物质生产劳动直接相关,自然科学较早建立并较快发展,“上帝在信仰上帝的自然科学家那里的遭遇,比在任何地方都要糟糕。…… 在科学的推进下,一支又一支部队放下武器,一座又一座堡垒投降,直到最后,自然界无穷无尽的领域全都被科学征服,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图和激情,许多预期的目的相互冲突、干扰,而每一种结果都会偏离预定的计划,因此,历史发展的过程经常受偶然性的影响,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由偶然性支配。这是历史非决定论。面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他们认为,社会现实存在的只是一个个偶然的事件,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每一事件的发生都不具有必然性,社会历史现象只能是一次性的、不重要的,社会似乎是由杂乱无章的偶然事件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性。

    

  历史非决定论否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主要根据是,社会发展的过程由各个社会事件构成,是人的活动展开的过程。人的活动受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支配,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所以,人类社会是杂乱事件的堆积,没有规律性。

    

  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在于只停留在社会表象,只看到了表层事件的堆积,只看到了人们活动的个体性、主观性,而没有发现人的活动的共同意志和受制约性。个体活动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受个人意志、利益、目的、理性影响,但单个人的意志和利益会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冲突、彼此干扰,在个人活动交锋、妥协中形成共同意志、集体行动,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历史合力则消解了个体活动的偶然性,形成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正是人类历史中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诚然,历史过程的表象呈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事件,但这些不同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却形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人的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历史事件是个别的、不可重复的,但历史规律具有可重复性。历史事件是“一”,相似的历史事件形成历史现象,历史现象是“多”,在“多”的背后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历史规律。“1640年的英国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91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 这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的出现,体现的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真正实证的科学”,是揭示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常规性和精确性的历史科学。

 

  (二) 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黑格尔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而上学家,是辩证法大师,他“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绝对理性”等,黑格尔就在整个世界之前建构“绝对精神”,认为整个世界的运动规律都体现了绝对精神的意志,绝对精神支配了这个运动过程,这是“理性的狡计”。 

   

  黑格尔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但在他那里,一切都是头足倒置的,世界的现实联系被颠倒了。 

   

  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统一。 

   

  第一,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而不是从“自我意识”“绝对精神”出发,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把黑格尔颠倒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他把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内核剥离出来,使辩证法摆脱唯心主义的外壳并在真正的社会现实中建立起来。 

   

  第二,坚持历史决定论,深度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些“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主观建构论。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这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第三,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统一,与机械决定论区分开来。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坚持历史决定论,并不否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并不否认历史进步的特殊性;坚持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并不否认具体事件的偶然性;坚持社会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并不否认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实际上,社会发展规律正是通过人的意志、选择、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正是通过特殊性为其开辟道路的。 

   

  马克思主义反对命定论、宿命论,他强调,社会发展规律只是意味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必然性、总体性、根本性和一般趋势。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是人们思维的抽象,“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规律则是“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正是通过不同国家具体发展形式、革命道路现实地表现出来的。 

   

  (三)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怎样的 

   

  马克思立足于市民社会,以其巨大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经典理论表明,唯物史观不是在先验的理论体系中寻找范畴,以范畴、概念解释现实,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形态。它包括以下要点:

   

  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这意味着生产力是社会构成中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改变。 

   

  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社会意识是主体把握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状况并不和社会存在完全一致,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引领并促进社会存在发展;同时,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也相互作用。 

   

  三是在社会发展的各要素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生产力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不相适应,这时,生产关系就由促进的因素变为阻滞的因素。这就要求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这时,就会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也要发生或快或慢的变革,由此,整个社会形态就发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