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怎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上篇)节选
发表时间:2021-01-18   来源:学习出版社

     上篇

        

  

        

        

        

  与马克思几乎是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狄更斯(1812—1870),在《双城记》中对18、19世纪资本主义的描述,则充满着文学的“隐喻”,同时也更真切地让我们感知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和特征。

           

  狄更斯写道: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

          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

          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

          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

          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

           

  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也并非一无是处,资本主义也并不是生来就是“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方面资本主义时代对于以往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而言,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最好的年月”“智慧的时代”“光明的季节”。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深入而广泛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正如《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而,狄更斯写道,“人们面前应有尽有”。马克思对此深深赞同:“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最坏的年月”“愚蠢的时代”“黑暗的季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详细描述了工人们的悲惨境遇。他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日益恶化。……德法工人只能勉强靠一些面包和土豆糊口;假如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肉,那就算幸运的了……但这能维持多久呢!物价稍有波动,成千上万的工人就要失去工作,他们的一点点积蓄很快就会花光……在煤矿,工人们不得不为了很低的工资去做最繁重最有害于健康的工作……在格拉斯哥整个郊区,失业人数与日俱增”。因为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现在像一个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的魔法师一样。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矛盾的时代与“双城”的社会孕育出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1. 血缘与信仰的叛逆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里尔(Trier)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如此描述和概括。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马克思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透露的信息。那么,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这一伟大的人生起点如果有一个标志的话,我们不妨称为“中学立志”。

           

     

  中学立志,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而言,说是从此就确立了为人类幸福与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目标,是一种结果论的历史总结的话。那么,我们换一个视角,从马克思本人自我发展来看,一个高中生的“人生宣言书”,无疑就是一颗种子,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理化的缘由和源头,贯穿始终的“原动力”。任何伟大的开端,对于个人而言都是具体的,这就是对“我是谁”的追问。

           

  “我是谁?”从其自然和社会存在而言,一般有两个方面的根源,其一是“我”的时代历史状况,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历史文化视野与时代问题的思考;其二是“我”的家庭,这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然血缘身份与最初的教育教养。马克思也正是在时代历史与家庭背景的双重影响下萌发初心,在各种机缘巧合的历史经历中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也说明没有人天生“是其所是”的那样,或“是其应是”的那样。

           

  对马克思思想起步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家庭,主要是他的父亲;他出生和生活的城市特里尔也有一定的影响。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当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律师,担任着特里尔高级诉讼法庭法律顾问职务,同时还是特里尔律师协会的主席。再加上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带过来的丰厚嫁妆,马克思显然出生于一个安逸的中产阶级家庭,不过他后来没有局限于捍卫自己家庭所属阶层的利益,却走上了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革命道路,这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背叛”了他的家庭、他原本所属的阶层,但这种反叛精神可能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家庭,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真正的“反叛者”。

           

  亨利希·马克思反叛的是自己的血统。马克思的家庭具有纯粹的犹太血统,而且是欧洲犹太人中地位较高的一支。犹太人中有一个特别阶层叫拉比,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犹太教经典,担任犹太人社团或犹太教教会的精神领袖,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的人。根据文献记载,从16世纪到马克思出生之前,几乎所有的特里尔拉比都是马克思家族的先辈,其中就包括马克思的祖父和伯父。但亨利希·马克思很早就与家庭断绝了联系,因此并没有特别深刻地受到几百年来家族传承的严格的犹太正统思想的影响。他甚至认为自己从家庭中唯一得到的东西是母爱,而犹太背景甚至在他职业起步之时造成了巨大困扰,毕竟欧洲很多地方有根深蒂固的反犹太人传统。在卡尔·马克思出生之前两年,为了更好地在自己的律师职业上发展,亨利希·马克思干脆改变了宗教信仰,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自然,马克思父亲的思想倾向与正统犹太人有很大区别,亨利希·马克思最欣赏的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们的学说,用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的话讲,他“深深地沉浸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关于政治、宗教、生活、艺术的自由思想里”,“是一个真正的十八世纪的法国人,对伏尔泰、卢梭熟稔于心”。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是崇尚理性,摆脱愚昧,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从神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认为世界的主宰是人而不是上帝;二是强调人的理性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亨利希·马克思完全赞同启蒙运动的这些基本理念,相信理性的力量,认为理性可以解释这个世界并推动这个世界的进步。他接受了启蒙运动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即认为世界上的不幸很大程度上来自人的理性被压制,一方面被悲惨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压制,另一方面被掌权之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人为压制。要消除世间的罪恶,一方面要改变物质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让人认识到自己所受的欺骗,重新找回理性。在宗教信仰方面,亨利希·马克思也受到了法国自然神论的影响,自然神论又称理性神论,这种理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宗教信仰必须以理性和理解为依据,不能是盲目的迷信。事实上,信仰自然神论的最终结局,必然是让理性代替上帝。

           

  除了法国哲学,马克思的父亲对德国和法国的古典文学也颇有研究,还精通多种语言。他是卡尔·马克思的启蒙教师,在卡尔·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之前,主要就是由他教授文化知识。潜移默化之间,他把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传递给了马克思,在马克思的3篇毕业作文中,到处闪烁着的理性的光芒和对理性的信仰,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他父亲的影响。马克思终生都很敬重他的父亲,后来一直随身携带父亲的相片,并不时向身边人讲起儿时父亲对自己的教诲,流亡伦敦期间仍是如此。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古城特里尔市。特里尔市所在的莱茵地区,因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广为传播。

     

  马克思出生的小城特里尔,城市虽小,却历史悠久,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罗马帝国时期曾经是罗马军队最高司令部所在地。城市辉煌的历史延续了很久,中世纪时长期作为诸侯和大主教的驻地,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影响着周边一大块地区,也因此拥有大量教堂,教堂密度在整个西欧都是首屈一指的。特里尔大主教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但到了马克思出生之前,特里尔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1795年,拿破仑大军打败了普鲁士王国,特里尔成为法国萨尔省的首府,后来并入莱茵联邦,直到1814年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特里尔才重新归普鲁士所有。在这20年里,特里尔完全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沉浸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氛围中。这也是亨利希·马克思为何如此欣赏法国思想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这20年让特里尔人彻底认识到了自由平等的重要性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落后。因此在重回普鲁士之后,由于普鲁士一些产业政策的打击,导致特里尔经济萧条,贫富分化加剧,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不稳定,市民积蓄了巨大的不满。这种不满促进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特里尔也成为当时普鲁士最早出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城市。该城的大主教被迫谴责圣西门的思想,但城市委员会的官员们却公开倡导傅立叶的学说。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社会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显然启发和影响了少年马克思,我们在3篇毕业作文中已经看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迫切期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2. 超越历史时代的抉择

           

  1830年10月至1835年9月,马克思在特里尔中学学习。

    

  1835年8月,即将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参加了特里尔中学的毕业考试,这一年马克思17岁。得益于特里尔中学对档案资料的妥善保管,当年他亲笔书写的笔试考卷有7篇被保存了下来,分别是宗教课作文《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下文简称《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德语课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拉丁语课作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拉丁语即席翻译、希腊语翻译、法语翻译和数学试卷。

           

  这是现在能看到的马克思留下来的最早的文字作品。人们是幸运的,将近200年后,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少年马克思那汹涌澎湃的激情和无与伦比的才华。这种激情和才华在马克思后来的文章和著作中不断涌现,但少年时期的这些锋芒初露,却依然闪耀着让人惊喜的光芒。尤其是3篇作文,虽然不免稚嫩,可已经毫不掩饰地在向世人证明,这个年轻人拥有一个绝对非同寻常的头脑。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就是马克思的初心展露之作,因为再往前的作品,我们已经无缘看到了,而且马克思后来发展出的很多思想,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些起源的痕迹。

           

  不能自欺:超越宗教的狂热

           

  1835年8月10日,马克思写作了宗教课毕业作文《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对于生活在非基督教文化土壤中的人们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让一个17岁的少年写作这样连题目都看上去很拗口的文章。不过如果我们知道欧洲恰恰是受基督教影响最大最深的地区之一,马克思就读的特里尔中学又是由基督教耶稣会创立的,那也就不会过于惊讶了。

           

马克思在思想上受到进步师长的积极影响。这是特里尔中学校长胡果·维滕巴赫。

 

  宗教知识一直是欧洲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就读于一所神学学校。事实上,马克思在这里接受的是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教育,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早就被引入了该校,而马克思就读期间的校长胡果·维滕巴赫更是当时知名的历史学家、康德哲学专家和自由主义者。正是在维滕巴赫校长的管理之下,特里尔中学日益成长为一个自由的知识海洋,在当时的普鲁士教育界颇有名气,当然,也就引来了政府的关注和监视。马克思于1830年12岁时进入该校读书,在此之前一直在家中接受教育。这也是当时欧洲中上层家庭的惯例,启蒙教育由家长和家庭教师共同完成,直到中学阶段才送到学校,以便于获得更系统的知识,并有更多的机会开始社交生活。

           

  因为是宗教学作文,所以《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主要是对《圣经》部分理论的解释和发挥。《约翰福音》是《新约圣经》四大“福音书”之一,“福音书”主要记载耶稣的生平事迹和言论。《约翰福音》与其他3部“福音书”不同之处在于它最富有哲学意味,理论性最强。

           

  马克思首先从历史的分析开始,他认为历史上所有的民族,无论其文明发展到何种高度,都不能摆脱迷信的枷锁,为了满足“对真理和光明的追求”,必然会存在“对一种更高的存在物的深切渴望”,这种存在物就是基督。接着是人性的本质的分析,“人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但是,“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因此上帝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基督来拯救人类。马克思从而得出结论,无论就历史和人性哪方面来说,人都必须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以实现自己最根本的追求。

           

  《圣经》中对人与基督的结合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葡萄藤和枝蔓”,基督将自己比作葡萄藤,把人比作枝蔓。枝蔓本身不能结果实,必须依靠葡萄藤,因此人也必须依靠基督。文章的中间部分,马克思借这个比喻,详细论述了人同基督结合的必要性、这种结合的内在实质和原因、人在这种结合中的地位和情感,以及人为此要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就是出于对基督的爱,人必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文章由此转入最后一个部分,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马克思看来,基督教的德行因为出于对基督的爱,所以同其他任何德行都不同,是超凡脱俗、最为纯洁的。人是很难获得这种德行的,但一旦达到,就能“平静而沉着地迎接命运的打击,勇敢地抗御各种激情的风暴,无畏地忍受恶的盛怒”。人之所以要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就是为了获得这种德行。在作文的最后,马克思描述了人在获得这种德行之后所能感受到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伊壁鸠鲁主义者在其肤浅的哲学中,比较深刻的思想家在知识的极其隐秘的深处企图获得而又无法获得的,这种快乐只有同基督并且通过基督同上帝结合在一起的天真无邪的童心,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快乐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崇高。”

           

  摆脱狭隘:超越自我的幸福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邃思考和为人类服务的远大抱负。

    

  对“美好和崇高”的生活的向往才是最终的归宿,不难看出,隐藏在种种神学术语和观点背后,这篇作文已经显露出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终其一生,他其实都在为全人类的“美好和崇高”的生活而奋斗。这种倾向在其德语课作文中更为明显。写作于1835年8月12日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可能是3篇作文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因为它最为直接,既不像《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那样披着神学的外壳,也不像另一篇拉丁语课作文那样看上去像在讨论历史学问题。但3篇作文其实是有内在的联系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述前提,仍然是人类要追求“美好和崇高”。

           

  所以在这篇作文的一开始,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这个目标是由神(也就是上帝)确定的,这显然同《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的基本结论完全一致。马克思进一步说,“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由此引出了择业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能够自主的选择,这是比其他创造物更为优越的,但自主意味着责任,人的选择一旦失败,必须自己承担不幸的后果,因此必须认真权衡得失,尤其对“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来说更是如此。人们很容易认定一个自认为很伟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但这种自信有可能很快就被生活所击垮,原先梦寐以求的东西会变得让人厌恶,人会有一种幻灭感。因此马克思强调:“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一种迷误?”

           

  马克思说,虚荣心往往能够引起对某些职业的热情,人们还会用自己的幻想去美化这些职业,虚幻的感情会欺骗理性,当理性被蒙蔽时,父母可以凭借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帮助我们。无论如何,当这些苦难都被克服之后,“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社会关系、身体素质、能力水平、生活条件都会影响我们对职业的选择以及能否胜任自己选择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所有这些因素之后,才能最终得出选择职业的根本标准,“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这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尊严”,尊严是一种崇高的品质,最能使人高尚。职业的选择,必须要让人获得尊严。

           

  人类幸福与自我实现相统一

           

  什么样的工作能给人以尊严呢?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总是最高的职业,但往往是最可取的职业。”紧接着,马克思特别提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他认为选择这种职业对不适合的人而言非常危险,但会让具有合适才干的人幸福。虽然没有明说,但马克思在这里显然已经认定他本人是适合这个职业的,他已经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为真理而奋斗。当然,这时候他还认为要研究“抽象的真理”,“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后来,随着他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他对理论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马克思探讨了自身完美与人类幸福的关系。选择一份有尊严的职业不仅仅能让自身获得利益,也会让全人类获得利益,因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正确的职业选择已经内在地包含着两种利益的统一。所以真正完美伟大的人物一定是“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因此在选择职业之时,一定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到此为止,青年如何选择职业的问题已经解决,马克思用下面这段著名的激情洋溢的文字结束了这篇作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全人类要追求“美好和崇高”,是宗教课作文《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的最终结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理想,每个人都应选择一种能让自己拥有尊严、同时能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职业,是德语课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基本主题;拉丁语课作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则回到历史,评价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时代,看那个时代是否实现了人类的“美好和崇高”。

           

  《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写于1835年8月15日,是3篇作文中篇幅最短的。奥古斯都,全名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从而成为“元首政治”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元首政治是前期罗马帝国的一种统治形式,始于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建立罗马帝国之时。这种政治制度形式上保留了共和制的国家机构,如元老院、公民大会和高级长官等,实际上由元首(元老院之首席)操纵国家大权。公元3世纪后半叶,演变为公开的君主专制。

           

  奥古斯都时代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时代之一,如何评价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关系到判定什么样的社会才真正是“美好和崇高”的。马克思在开篇第一段就告诉了我们整篇文章的基本结构:“要想研究奥古斯都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有几种可以用来对此作出判断的方法:首先,可以把它同罗马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加以对比,因为如果指出奥古斯都时代同那些人们称之为幸福时代的先前时代相似,而同那些在同时代人和现代人看来风尚已经变坏、国家四分五裂并在战争中遭到多次失败的时代不相似,那么根据这些时代即可以对奥古斯都时代得出结论;其次,需要研究古代人们对这个时代作了哪些评价,异国人对这个帝国是怎么看的,他们是否害怕它或者轻视它;最后,还得研究各种技艺和科学的状况如何。”

           

  马克思指出,在人们公认的奥古斯都时代以前的最美好的时代即布匿战争以前的时代,“风尚纯朴、积极进取、官吏和人民公正无私”,但艺术和教育不受重视,人们谈吐粗俗,还“充满着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斗争”;在最坏的时代即尼禄当政的时代,“最优秀的公民被杀害,到处专横肆虐,法律受到破坏,罗马城遭到焚毁”,统帅无心建立伟大功勋;奥古斯都时代与这两个时代都大不相同。奥古斯都的统治非常温和,虽然他掌握了全部的权力和荣誉,但罗马人并不认为他们的自由受到了剥夺,奥古斯都还在战争中获得了很多胜利,因此这个时代与尼禄时代相比是更加幸福的;布匿战争以前时代的派别纷争也都终止了。

           

  那么,奥古斯都时代是一个完美的时代吗?当然不是。对这个时代要做全面的分析,既揭露其不足,又指出其优长。马克思认为,“奥古斯都的统治,他为改善动荡的国家状况而选拔的人们所建立的机构和制订的法律,对于消除内战造成的混乱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奥古斯都时代优于其他时代之处,但这个时代却充斥、泛滥着贪婪奢侈与放纵无度,缺乏自由和优秀的时代品质。总的来讲,“奥古斯都所建立的国家则是最适合他那个时代的国家。因为当人们变得柔弱,纯朴风尚消失,而国家的疆土日益扩大的时候,独裁者倒可能比自由的共和政体更好地保障人民的自由”。

           

  关于古人对奥古斯都的评价,马克思简要提到了贺拉斯和塔西佗,两人都是无比推崇奥古斯都及其时代的。关于奥古斯都时代科学和技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所有的时代都没有如此繁荣过,许多作家创造了伟大的作品。

           

  经过如上分析,马克思得出了最后的结论,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既然奥古斯都时代并不逊于罗马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并且看来它有别于那些坏的时代;既然我们看到派别纷争已经终止,而各种技艺和科学繁荣昌盛,——那么,由于这一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该算是最好的时代”。对于奥古斯都本人,马克思也给出比较积极的评价,他在获得最高权力之后并没有为所欲为,而是一心想拯救国家,因此应当受到大家的尊敬。

           

  很明显,这篇拉丁语课作文延续了马克思在前两篇作文中的基本观点,判断一个时代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是这个时代中的人是否能够过上“美好和崇高”的生活,判断一个人是否伟大的标准则是他能否推动大多数人“美好和崇高”。3篇作文主题不同,但内在的逻辑却是一贯的:以个人的努力推动大多数人获得利益,最终使全社会获得幸福。17岁的马克思青涩地触摸到了这个主题,他的初心已经显露,在人生历练越发丰富和思想日趋成熟之后,这个主题被更清晰地表述为《共产党宣言》当中那句著名的论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那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王室考试委员会在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证书上写下评语:“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古代语言、德语和历史学习很勤勉”,“他的作文显得思想丰富,对事物有较深刻的理解”。 

   

  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共同作用之下,马克思逐渐成长,尤其在思想上,已经明显超越同龄人。3篇毕业作文均获得好评:宗教课作文的评语是“思想丰富,叙述精彩有力”;德语课作文的评语由维滕巴赫校长亲自撰写,“思想丰富,布局合理,条理分明”;拉丁语课作文评语是“不论在素材的处理方面,在显示出来的历史知识方面,还是在力求以通顺的拉丁语来表达思想方面,总的说来都很不错”。

    

  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毕业自然不成问题,1835年9月24日,马克思拿到了特里尔中学的毕业证书。5年中学生活已经结束,马克思即将步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他要去读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