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第九章 文化改革发展
发表时间:2021-03-29   来源:学习出版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基础上,全面深化、纵深推进,打通堵点、攻克难点,实施一系列开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框架下,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机制,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当前,文化建设已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文化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 

   

     第一节 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从文化需求来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高品质、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强烈,参与文化创造、文化表达的热情日益高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网上文化消费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新样式更加活跃。从文化供给来看,我国文化发展质量效益总体上还不高,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还不平衡,文化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质量良莠不齐,文化供给“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需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关联度越来越强,需要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从全面深化改革看,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把握好改革的共性要求与文化的特殊要求,做好政策的配套和衔接,形成整体效果。从扩大对外开放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深化拓展,文化领域既需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对外开放,也要维护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既要引进来,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更要走出去,推动我国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推动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文化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和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文化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深入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发展新动能、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使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得益彰。同时,科技创新发展也对创新文化管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出新要求,需要配好“刹车”再上路,确保既用得好,又管得住。 

   

  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这些年文化体制改革聚焦四梁八柱、注重制度创新,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基本确立文化领域重要基础性制度框架,有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委宣传部门的归口领导,在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在建立健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完善有关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文化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与各类新型文化组织、文化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文化单位发展的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都需要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二节 文化改革发展的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文化制度体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二、文化改革发展的原则要求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文化改革发展关系国家文化安全,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人民是文化改革发展的主体,文化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评价。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健全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引导和鼓励人民积极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依法参与国家文化事业管理,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把坚持和发展文化制度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推动文化发展进步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满足人民精神世界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文化发展生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重构文化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 

   

  4.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具有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不断发挥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紧紧扭住、持续推进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举措,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制度创新、制度协同、制度优化上下功夫,坚决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充满活力的文化制度体系。 

   

  5.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文化创作生产传播要面向市场、讲究经济效益,又不能唯利是图、当市场的奴隶,需要始终把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必须着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改革发展导向,着力建立健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优化文化发展生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彰显和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引导各类文化主体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6.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正确处理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又涉及微观运行机制创新;既要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相衔接,又要充分体现文化领域改革特殊要求,只有加强制度设计和创新,增强改革的整体联动、优化创新,才能确保改革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正确处理党委、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管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国有与民营、城市与乡村、对内与对外、阵地与市场、事业与企业等重要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国家文化制度建设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谋划与设计,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分步推进实施。总体目标是,到“十四五”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人民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宣传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对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逐步打开并拓展了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布局。中央先后印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发展文件,深化宣传文化领域机构改革,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2019年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委宣传部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职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战略安排,强调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路径更加清晰,近期目标与远景更加有机衔接。 

   

  综合起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宣传文化领域机构改革成果;完善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分类深化文化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单位发展活力;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健全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指导旅游业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四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加强有关文化法治建设;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深改委(组)的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谋划、决策把关、指导协调、督察落实,建立系列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了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第三节 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文化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和完善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完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推动宣传思想战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需要健全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制定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有关配套法规。完善宣传口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宣传部归口领导和管理宣传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宣传口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健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部门、群团组织、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管理文化事务的系列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不同,这项改革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最核心的是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按照中央的部署,先后理顺内外宣体制、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明确党委宣传部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直接管理广播电视台,归口领导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方面工作,推动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取消或下放部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文化行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眼释放改革效能,推动宣传文化领域机构改革走深走实,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管理职能,实现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的转变。更好发挥党委宣传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统筹宣传文化系统各领域工作。转变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和完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赋予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法人自主权。深化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文化资产是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资源。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是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国有文化企业优化资本布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党内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明确要求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管理模式,推动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中央文化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基本理顺,实现由中央宣传部有效主导、财政部代表国务院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除少数国有文化资产总量较小的省区外,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逐步形成了省级有议事协调机构、日常工作由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负责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党委和政府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 

   

  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当前和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设置,明确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职能,强化党委宣传部门对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的领导,完善“四管”统一的工作机制。二是健全监管制度体系,明确监管边界,全面提升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完善和落实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国有文化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推动综合考核结果与企业工资总额、负责人薪酬挂钩,充分发挥考核对国有文化企业的指挥棒作用。三是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统一监管,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资源整合,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推动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整体竞争力。 

   

  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与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不仅是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执法力量的整合重组,也是创新文化管理方式、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前后,结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整合调整,全国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区、市)在整合文化(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广播影视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以城市为主体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解决了文化市场多头多层重复执法和效能不高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在对宣传文化领域机构改革作出安排部署的同时,对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当前,结合文化领域实际,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需要着力抓好以下任务:一是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和队伍整合划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二是厘清综合执法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关系,明确综合执法队伍为宣传文化部门共同使用的一支队伍,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监督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执法工作。三是严格区分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定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形成文化市场与文化行政管理的合力。四是推进全面依法行政,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完善执法程序,健全执法制度机制,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强化综合执法保障,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 

   

  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结凝聚广大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助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文化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行业性协会、商会、联合会、促进会以及同业公会等行业组织,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行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行业组织总体发展不够、活力不足,有些党的建设缺失、党的领导弱化,有些职能定位不清晰、内部治理不规范,一些“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四处敛财、屡禁不绝等问题,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加强规范管理。 

   

  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压缩总量、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一是做好培育发展工作,优化布局结构。完善扶持措施,全面加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行业组织建设,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排头兵地位的行业组织。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综合管理体系。严格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成立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党委宣传部门、民政部门牵头的部际会商工作机制,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各司其职、上下贯通、相互配合,加强日常监管。持续开展非法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三是稳步推进行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确保脱钩不脱管。对于承担特殊职能、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行业组织,继续实行双重管理。四是加强行业组织自身建设,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行业组织党组织建设与内部治理相衔接。 

   

           第四节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一、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改革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场所,也是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当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明确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激发内部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落实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国家级和省级公共文化机构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市(地)级以上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基本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监督、评价、决策范围,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四是推动一批不同类型的国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前提下,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探索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 

   

  二、深入推进新闻媒体改革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引领社会舆论的重任,也具有满足信息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媒体发展格局、传播方式、资金来源、产品业态和受众对象等正在发生深刻调整,迫切需要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新闻网站等重点新闻媒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始终保持主导和主动。 

   

  深化新闻媒体改革,需要统筹改革、发展与管理,以改革促发展、强管理,用发展和管理的成效来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明确不同媒体的功能定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等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国家予以重点扶持,增强发展活力。二是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深化新闻媒体内部改革,加快构建全媒体的体制机制,严格实行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探索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深化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三是优化媒体布局结构,对一些长期陷入困境、没有多少受众的媒体,推动整合重组、优化结构,不打“强心针”、不搞“人工呼吸”,解决低水平建设、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四是创新媒体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对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考核,在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 

   

  三、分类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 

   

  国有文化企业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物质支撑,是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电影院线、有线电视网络、文艺演出等领域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基础上,国有文化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同时,一些企业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还存在体制不顺、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需要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深化改革创新。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总的思路要求是,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以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创新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依据不同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定位、功能作用、改革发展现状及其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国有文化企业分为5类,即新闻信息服务类、内容创作生产类、传播渠道类、投资运营类和综合经营类。各类企业的深化改革有着不同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新闻信息服务类企业改革,主要是突出导向性、时效性,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内容创作生产类企业改革,主要是突出原创性、艺术性,完善内容把关程序,健全内部组织架构,推动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知名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类企业改革,主要是突出安全性、先进性,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推进跨地区并购重组,提升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和水平。投资运营类企业改革,主要是突出战略性、前瞻性,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国有文化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综合经营类企业改革,主要是突出引领性、成长性,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和主导作用,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旗舰。 

   

  当前,有的国有文化企业人才流失,人才激励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和办法。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探索积极开展国有控股上市文化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文化企业员工持股试点、职业经理人试点等,用好政策红利,吸引人才、留住骨干。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 

   

  四、着力抓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在活跃城乡演艺市场、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文艺院团分类深化改革,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演艺精品,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的演艺人才,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一些国有文艺院团经营压力较大,生机活力还未充分激发,市场竞争能力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目标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剧本质高量多、剧目多彩纷呈、剧场布局合理、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巩固和发展国有文艺院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优秀剧本创作的长效机制、剧目生产表演的有效机制、鼓励演职员多演出的激励机制、布局合理的剧场供需机制、国有文艺院团双效统一的体制机制。已明确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文艺院团,以乌兰牧骑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国有文艺院团,已转为公益性保护传承机构的国有文艺院团,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突出和强化公益属性,完善财政、人事、收入分配等各项政策,进一步增强活力;已组建的演艺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聚合优势,努力成为骨干文化企业。未列入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范围的国有文艺院团,着力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转企改制。 

   

              第五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近年来,制定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为抓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的水平还有待改进提高。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关键是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关部署,从基本国情出发,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修订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实现社会公平。一是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各地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二是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与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结合,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 

   

  二、提高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和实效性 

   

  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障文化民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和拓展了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基层文化惠民工程也面临着缺乏有效共享、融合发展不够、覆盖面不足、实效性不强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盘活存量资源,调整优化升级,提高覆盖面和实效性。 

   

  提高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和实效性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强统筹协调,鼓励社会参与,能统则统、宜融尽融,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相衔接,促进有关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 

   

  提高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和实效性,需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举措,统筹制定文化惠民工程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形成门类齐全的标准体系,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转型升级,完善资源保障体系、丰富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内容,加强服务推广、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惠民服务业态、丰富群众的文化参与体验,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征询与反馈、考核与评价机制,增强文化惠民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在运行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深入抓好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统筹建设、管理与使用等关键环节,提高文化中心综合服务效益。 

   

  二是深入抓好国办转发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推动各地根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制定地方目录,建立健全购买机制、综合评审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政府购买公开透明、规范有效。 

   

  三是促进公共文化提供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或捐助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社会化,采取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的全新模式,委托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行,使公共文化服务由行政性向专业化、社会化运作模式转变。 

   

  四是深入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博物馆总分馆制,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推动农家书屋与基层图书馆通借通还、与新华书店农村网点建设共建共享,推进乡镇影院建设。 

   

  四、巩固拓展乡村文化振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老少边贫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编制实施“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制作推出一大批扶贫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视频、图书出版物和文艺演出作品,持续推进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州所辖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加强中西部地区电影院建设,向深度贫困地区和部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没有电视机的困难家庭赠送电视机,配备流动文化设施和有关办公设备,把扶志、扶智与扶贫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的状况,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对老少边贫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精准补齐文化建设短板。一是加快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加强公共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发射(监测)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达到国家指导标准。二是推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精准供给,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提供符合老百姓口味、凸显乡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频率频道和涉农节目建设。支持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发展。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盘活用好老少边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依托传统村落、节庆习俗、自然生态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四是加大东西部文化扶贫协作力度,建立精准结对帮扶机制,推动东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向老少边贫地区流动。 

   

             第六节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受文化消费拉动和改革创新驱动,我国文化产业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至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8071亿元增加到 41171亿元,占GDP比重从3.36% 提高至4.48%。2013年至2018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均贡献率达5.5%。同时,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多,根子在于供给侧的结构不合理,对需求把握挖掘不够,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突出文化主业,做强做优供给主体。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立足自身定位,聚焦主业,突出文化内涵,推进内容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在强化文化主业、形成独特优势中发展壮大。二是推进业态创新,优化供给结构。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开发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业态,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丰富文化体验,拓展文化发展空间。三是加强引导规范,优化供给环境。发挥文化经济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引导推动文化企业用好政策红利,更好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出更多精品力作。鼓励各地建好用好政府引导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国有文化投资公司,以资本手段调整文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二、培育发展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文化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鼓励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引导境外资本依法进入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5.8万家,共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2008年发布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30强企业主营收入546亿元、净资产486亿元、税前利润51亿元。2020年发布的第十二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2019年度主营收入4346亿元、净资产5519亿元、净利润503亿元,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同时,我国文化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还不够多,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小、散、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培育发展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关键是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形成不同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大中小微企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一是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产业关联度高、业务相近的国有文化企业联合重组,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打造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集团和“文化航母”。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建设广电5G网络。二是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在国家政策法规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享受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切实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性。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推动文化产业领域有序开放,吸引外商投资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落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开放有关政策,提升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 

   

  三、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和促进文化生产流通和文化消费。经过多年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部分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还不顺畅,文化市场发育整体水平还不高,管理还不规范,需要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积极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电子票务、电影院线、演出院线、网络书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和区域文化市场建设。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文化产权、版权、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发展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加强规范引导,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办好重点文化会展和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推进文化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 

   

  二是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鼓励文化企业推出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满足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国际版权贸易,推动图书、影视、演艺等精品内容出口。积极发展新兴贸易方式,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装备制造技术标准走出去。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企业参加重要国际性文化节展。鼓励各类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合作,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实现本土化发展。 

   

  三是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经纪、代理等文化中介机构的作用,为各类文化单位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引导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更好地履行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加强文化市场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联合惩戒制度,推进“两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加强和规范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按照规范口径做好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 

   

  四、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这些年,实施“文化 +”行动,对接“互联网 +”战略,充分运用文化科技成果,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推动文化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发挥文化对相关产业的引领赋能作用,深化业务关联、优化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实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从数字化走向网络化和智能化,使文化科技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文化创意与信息产业、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农业、健康休闲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增加文化含量和产业附加值,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推动文化和金融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文化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发展文化金融专业化机构,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文化金融对接,推进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确权、登记、托管、流转服务,鼓励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五、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讲特色创精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十分注意对文化内涵的发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体验,文化和旅游在属性功能上高度契合。现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文化对旅游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 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全球文化旅游人数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文旅融合的前景更加广阔。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厘清融合发展的理念思路,明晰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切实破解实践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扩大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的同时,着力打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坚持寓文于旅、以文促旅,把提高服务品质和改善文化体验结合起来,将更多的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深入挖掘文化IP推动转化成为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努力推出更多经典景区、精品线路,使文化成为景区景点的金字招牌,使旅游成为人们难忘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完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统筹规划,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持把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结合起来,在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监管规范,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舒心的文明环境。精心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积极发展旅游演艺、主题公园以及体育休闲游、研学旅游、邮轮游艇游、中医康养游等个性化、专业化旅游,利用VR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全息技术等发展沉浸式旅游,大力推动文化体验园(馆)建设,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供给格局。 

   

           第七节 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一、文化经济政策的发展历程 

   

  文化经济政策是对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有关经济政策的统称。它是文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有力保障,对文化创作生产、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产业运行等具有重要的引导、激励和调控作用。文化经济政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逐步确立相伴而生的。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认真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相关政策措施,内涵和范围不断丰富拓展,逐步涵盖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涉及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构成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主体框架。比较典型的是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这些政策为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文化经济政策创新力度,在全面评估、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于2014年、2018年两次修订延续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改革配套政策,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予以保留,对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内容予以修改,对改革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及时予以吸纳,文化经济政策更加丰富完善,初步形成了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框架。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社保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 

   

  二、文化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目前,文化经济政策综合性、专门性文件共有30多个。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设立文化产业、电影、广播等专项资金和艺术、出版等专项基金,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拨付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二是实行税收优惠。通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关税等减免措施,减轻文化单位税负,鼓励对文化事业捐赠。三是规范转企改制。对转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容导向管理等进行规范,推动文化企业加快构建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规范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准入条件,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文化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加强银行信贷支持,完善文化企业保险服务。五是加强对转企改制的社会保障。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推动做好转企改制文化单位的社保衔接。六是对资产管理和土地处置等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明确确保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要求,允许转制文化企业按规定处置资产损失和不良资产,允许其原划拨土地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或通过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增国家资本。 

   

  总的来看,文化经济政策与文化建设进程基本适应,涵盖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环节,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提供了有力支撑。2003年以来,财政文化投入增幅连续超过10%,有力保障了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了文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文化事业费达928.33亿元,比2012年增长93.4%。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个,注销事业法人近7000家。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资金208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8.53亿元。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额约3300亿元。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文化企业已有201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板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央宣传部和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这一重要举措对于建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文化改革发展的进展和成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确保具体政策措施相互匹配、良性互动。 

   

  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政策转化,及时将现有成熟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约束,增强权威性和执行力。一方面要努力将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纳入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另一方面要在起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等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相关文化经济政策内容。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切实推动难点政策落实落地。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搭建政府部门与文化单位的联系桥梁,积极协调政策落地。尤其是针对金融支持、土地处置和用地政策、科技支撑等操作较复杂、落地难度大的政策,及时研究解决路径与办法,推动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和可操作办法,共同破解难点问题。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以政策的落实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建立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评估机制,不定期组织督查,对各责任单位开展全面督查,对重点政策开展专项督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大对省级相应部门的垂直督办力度,对不落实、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国家各项文化经济政策落到实处。深入文化单位开展调研摸底,了解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政策落实的质量与效果。四是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新动向、新趋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冲击,强化顶层设计,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引导措施,完善政策体系,指导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不搞“一刀切”,充分体现各地区的差别和不同发展水平,既坚持针对全国范围的总体指导、普遍要求,又根据先进发达地区和边疆偏远地区、汉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城市与农村等发展实际的不同,允许一些地区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 

   

  阅读书(篇)目 

   

  1. 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版。 

   

  2. 习近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3. 习近平:《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2.如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3.如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