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发表时间:2021-10-14   来源:学习出版社

  公元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出版,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后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300多年间,空想社会主义影响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空想社会主义便日渐失去了影响力。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其关于理想社会的许多构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类自古就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人类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源远流长。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竞争严酷,人类主要希望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因此,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在神话世界里寄托美好期望。

   

  原始公社解体之后,人类社会先后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的出现尽管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但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社会,充满着剥削、压迫、奴役,以及由此造成的贫穷、愚昧和各种罪恶、仇恨。面对社会的严重不公和人间的深重苦难,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渴望有朝一日能摆脱剥削和压迫,摆脱贫困和动荡,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各个时代的先贤、志士发出不平的抗议和解放的呼声。我国古代诗篇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声音。比如,《诗经·魏风·硕鼠》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明确表达了劳动人民向往没有剥削、压迫,充满欢乐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反映了各自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过“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孔子提出了“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墨子则构思了一个“尚贤”“尚同”的理想社会,农家、法家等也各有自己的理想社会。汉代编纂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正式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些理想社会构想,大多是追求一种道德上的完美主义,其价值取向基本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不是通过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更好满足社会需要。

   

  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城邦”等理想社会构想。柏拉图以“公平正义”作为理想国的准则。在这样的理想国中,治国者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或“哲人王”,他们按照理性的指引,公正地治理国家,从而使城邦安定和谐,使每个人得到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治国者不能有自己的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是在柏拉图“理想国”的基础上构想的,他设想通过某种政治变革塑造一个理想化的城邦,这个城邦只有公民(自由民)和非公民(非自由民)。公民限定于有产者,他们有政治权利。在此基础上使“城邦实现善德”的目的。西方先贤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带有各自时代和阶级印记,所依据的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经济社会条件,更多带有神秘色彩和幻想性质。

   

  到了近代,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社会矛盾大量积累,使得社会改造的任务更加迫切,人们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开始具有为社会改造提供方案的意义。但这些构想,主要出于改良和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目的,大多不包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反思和批判,没有对现存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的思想。

   

  古人和近代以来一些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现代雇佣劳动后,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批判者出现的。它站在工人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鲜明立场上,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前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写道:“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这里的现代社会,就是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时,人们对脱离新的深重苦难,建设美好社会的渴望和构想。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那一时期,西欧大部分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在长期辛勤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生产工具得到进一步改进。在纺织工业中,13世纪已经出现了手摇纺车,15世纪末,又出现了集纺纱和卷线功能于一身的自动纺车。与此同时,更加先进的卧式织布机逐渐取代立式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在采矿、冶金和金属等行业中,也先后发明了各种机械装置,除使用人力外,畜力、风力也运用到生产当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农奴制衰落和消失,清教主义运动和清教革命兴起,纺织业大发展和圈地运动在英国出现,科学技术新发展,海外殖民地建立与国外市场扩大,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等等。正是这些变化最终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而工业革命又带来生产力的跃进和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加。

   

  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预示着现代社会的到来。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年到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519年到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美洲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发展了欧洲与美洲、欧洲与亚洲的跨洋贸易;另一方面,促进了地中海、大西洋、北海、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伴随着贸易越来越占有突出的地位,欧洲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早期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尽管这时的世界市场,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市场不同,贸易仍属于互通有无的性质,尚未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占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还不是工业资本。但是,早期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促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

   

  16世纪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先后开始了海外殖民掠夺,其首要目标就是黄金。地理大发现,不仅使巨额财富流向欧洲,而且促使欧洲商业的性质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空前膨胀,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形成;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速度加快,资产者和无产者两支新生的阶级力量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论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还是新生的无产阶级,他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中,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都表现出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阶级的极大不同。广大劳动群众从人身依附的封建生产关系中走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他们随即又陷入资本主义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为资本所奴役,由对人的依附变为对物的依附,人身实际上更加不自由,社会也并不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本主义带来的,不仅远非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和谐理想之邦”,而且充满更多的不平等不自由。

   

  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从16世纪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逐步发展起来。随着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起,资本主义生产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大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各工业部门、各产业环节互相联系、互相推动的过程,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再到工作母机(即生产机器的机器),以至形成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工业革命用复杂的机器代替手工,为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高得多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1770—1840年的70年间,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20倍。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纺纱机及蒸汽机的发明、完善和推广应用;而机器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此后,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巩固了从封建社会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雇佣劳动者即无产阶级的人数激增。恩格斯说:“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随着工业革命逐步波及各个工业部门,这个阶级在人数上不断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加,它的力量也增强了。”现代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尤其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对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机器大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可以支配生产资料,而在现代化工厂中,工人则要受生产资料的支配,成为机器的简单附属品;机器大生产本来应该为工人的解放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但资本家却通过使用机器大幅度降低工资,尽量延长劳动时间,不断增加劳动强度,通过廉价雇用童工、女工等办法榨取广大工人的血汗,工人只能接受被奴役被压榨的命运;机器的广泛使用,导致工人进一步失去自由,加速了工人的“相对贫困化”。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实践源泉。

   

  空想社会主义是适应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人类自古就有的追求更美好社会的理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反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阶级,它们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与斗争。最初,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是表面的,他们并不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不理解自己遭受剥削和奴役的真正原因,他们往往把工厂和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采取破坏工厂、捣毁机器的行动。尽管这些做法还非常幼稚,只是出于本能自发进行反抗,却预示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序幕从此拉开。在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渴望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需要,导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从基督教的传说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素材,还汲取了早期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知识。当时,人们对介绍新发现地区风土人情的文章最感兴趣,常常把异域见闻写成游记,因而游记这一文学体裁风行一时。《乌托邦》一书就是用游记的形式写成的,描述了一个西班牙人拉斐尔在奇异岛国乌托邦5年生活的见闻。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的直接思想材料。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他们以“理性”为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这种制度的宗教神学进行猛烈批判,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而且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觉醒。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充满了“理性”“平等”“公平”“正义”“和谐”等词语。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受到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恩格斯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