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后,等待乡邮员熊桂林(选自《2020最美职工》)
发表时间:2021-11-04   来源:学习出版社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熊桂林这位乡村邮递员既是武汉市江夏区舒安街道村里的信使,更是大家的采购员,他连接起了村里与外面的世界,一天都不敢休息。

   

  平时与他换班的两位同事都困在外地回不来,熊桂林说,要是他休息一天,村里的物资就送不到了。

   

  舒安街道,是梁子湖畔一处偏远乡村,是武汉的南大门。平时村里住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

   

  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的生活物资成了问题。然而,在村子的小路上,邮递员熊桂林每天都出现。他为村民带来邮包、报纸,还有他们所需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甚至,还为他们带来自己四处找来的口罩、消毒酒精。

   

  “20斤面、20斤米,2条香烟,还有盐……”熊桂林挂断村民打来的电话,把当天大家需要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每天晚上,熊桂林都要做一次统计,村民们会打电话告诉熊桂林第二天所需的生活用品。

   

  早上一起床,熊桂林就得赶到集市采购村民所需,晚了就买不到东西了。“现在是特殊时期,我得把我要买的东西写到纸条上递到商店里,商店再给我递出来,然后再通过二维码扫描付款,全程没有接触。”有时候买的东西多,熊桂林的老婆会和他一起出去采买,熊桂林说:“她不放心我一个人。”

   

  特殊时期,原本按时按点到达的邮车现在不能保证准点。熊桂林需要在邮局等很长时间。邮车到达邮局后,他就开始分拣、登记、装车。装好东西后,他穿上简易雨衣做的防护服,检查好包里的消毒液,驱车60公里,到达舒安街道进行投递。

   

  2月12日那天,村里的一位留守儿童急需学习资料,他专门开车往返130多公里买回了学习资料,他说:“孩子学习不能耽误。”

   

  熊桂林不仅是舒安街道的“代购”,更是村民的安全员。

   

  由于乡村偏僻,附近没有可以购买口罩等防护物资的商店,街道上虽然有防疫点,但口罩也是捉襟见肘。看到舒安村民没有防护物资,熊桂林想办法帮他们筹集口罩,就连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回家时带的50个口罩,他都送给了村民。他把口罩以家庭为单位,按照5人以上按人头发放、5人以下发放5个的标准都发给了村民。舒安街道老人、儿童350人都有口罩戴了。

   

  除了分发口罩,熊桂林还到村民家进行消毒、为村民测体温、讲解防疫知识。为了让舒安乡亲们放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怎么发朋友圈的熊桂林尝试着在朋友圈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行程。一位大连的邮政劳模看到之后,主动提出要捐赠口罩,他筹集到物资后,立刻寄给熊桂林。

   

  特殊时期,熊桂林还为乡亲们做心理疏导,让乡亲们不要过度恐慌,做好防护措施。

   

  如今,熊桂林每天的到来也减少了村民的恐慌,等他来成了大家的习惯。有一户人家有几天没见到熊桂林,着急给熊桂林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身体出了事。乡亲们只要看见他,就踏实了。

   

  街道上有一户人家,女儿乔玲在深圳工作,过年期间没能回家,家里只留下年迈的母亲。2月初,老人突然发热,乔玲知道非常着急,但又没办法赶回家,她匆忙给熊桂林打电话,请他去看一眼老人。熊桂林赶紧开车前往,看到老人没事,他心里也踏实了。后来乔玲又托他把从深圳寄来的东西送到老人家里。熊桂林说:“这个村子里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我能帮多少帮多少,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说不害怕是假的。”每天奔波在外,熊桂林包里一直装着消毒酒精,随时进行消毒,和村民聊天时,也保持着3米左右的距离,“不能掉以轻心啊。”每天回家后,他的太太还会从头到脚为熊桂林进行消毒。

   

  实际上,“有事就找邮递员熊桂林”早就成了舒安乡亲们的习惯。1990年,18岁的熊桂林进入武汉市邮政局江夏区舒安支局,成为一名邮递员,至今他已经为舒安乡亲们服务了30年。平时他也会帮出行不便的乡亲捎带日用品、代办生活事务,如今,他这份“代购”更是成了乡亲们生活的必需品。

   

  熊桂林说:“我只是武汉邮政分公司的农村投递员,每天做的都是本职工作,跟抗疫白衣战士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作者:张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