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任务接力推进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伟大的历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每一代人都镌刻下深深的印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历史的发展是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的统一,是目标导向、实践导向、价值导向的统一,是同时代的需要、现实的问题、人民的呼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华民族是在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声中进入近代历史的,在内外多重压迫之下,遭受的屈辱之大、劫难之深、变动之烈,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为了救民族、国家、人民于水火,各种政治力量竞相登场,尽管动机各有不同,努力程度各有深浅,但客观上都是在为民族寻找一条出路。在救亡图存的苦苦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面对封建主义几千年的沉重枷锁、西方列强碾压式的发展代差,要冲出牢笼、摆脱压迫,要除旧布新、重整山河,非最先进、最坚决的革命力量不能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身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宏愿,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接续奋斗,铸就了中华民族涅槃重生进程中的一座座丰碑。
“咬定青山不放松”,锚定一个主题接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部奋斗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好比一场接力赛,从“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到“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一棒接着一棒跑,一程续着一程进,伟大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今天,我们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前景光明但前路艰险,更需要风雨无阻向前进,为之持续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前波浪伏后波起”,承接两大任务接力推进。“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各种落后的、腐朽的反动势力,彻底结束了旧社会的黑暗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迎来一个光明的新社会铺平了道路;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真干净的白茫茫大地”建成了“了不起的红火火中国”,锦绣中华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在稳稳地实现。前后两大历史任务紧密关联、无缝衔接,共同致力于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创造美好未来。
“一山放出一山拦”,抓住三大矛盾接力推进。任何社会都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进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会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无论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中国具体实际和社会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是在依次解决这三大矛盾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不尽长江滚滚来”,贯穿四个阶段接力推进。纵观世界历史,任何国家和民族由贫穷羸弱走向繁荣富强,都不是一步完成的,必然经历一个个正向叠加、积厚成势的阶段。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意志崛起,前后超过200年,经过长期的探索、统一、发展过程。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复兴的航船把正了航向,顺着时间的河流向前进,穿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航道,驶向新时代更加宽广、更加壮阔的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