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第三章-4
发表时间:2023-06-05   来源:学习出版社

  第三章-4.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33)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重点风险源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后评估机制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严密防控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风险,推进“邻避”问题防范化解,着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4)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还面临着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水安全问题,部分区域已出现水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

  

  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要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严防地下水污染,确保所有城乡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水。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35)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境外生物威胁和内部生物风险交织并存,生物安全风险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我国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还存在短板弱项。必须科学分析我国生物安全形势,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明确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用力、扎实推进。要按照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坚持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盯牢抓紧生物安全重点风险领域,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加强生物安全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交流。

  

  (36)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事关公众健康、事关环境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党对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努力构建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保障了我国核与辐射安全。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强化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加强核安全监管制度、队伍、能力建设。严格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核技术利用等安全监管,积极稳妥推进放射性废物、伴生放射性废物处置,加强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不断提升核与辐射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