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自信吗? | “四个自信”论述的来龙去脉③
发表时间:2023-07-24   来源:学习出版社

  一. “四个自信”论述的来龙去脉③

  

  再次,我们来梳理一下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演进脉络。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自信”论述,对指导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而言,文化建设的价值日益凸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这些错误认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道德规范等带来了挑战和消解。为了进一步坚持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之外,“文化自信”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讨论热点。

  

  其实,在提出“三个自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忽视或漠视过“文化自信”的意义。2011年7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讲话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作用和发展途径,充分肯定了文化的价值。2011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进一步说明了文化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尽管没有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列入同一话语之中,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也已有了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精神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讲话指明了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精神动力。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又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再次强调了精神文化对民族、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在2013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独特价值,也可以理解亟须把“文化自信”融入“三个自信”的多重原因。第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第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根的根基。”第三,中华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本质来看,文化是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呈现,是一定区域内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具有广泛性;从特征来看,无处不在的文化又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以无形的意识和观念,深深影响有形的存在和现实,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以一种自信的心态看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说到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四个自信”的确立过程。出于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全面考虑,从2014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将“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逐渐融为一体。2014年3月,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首次被放到一起论述,并将“文化自信”放到了根本位置上。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将“文化自信”内蕴于“三个自信”之中。在外交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至此,“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已经处于同一话语体系之中,“三个自信”实际上已经演化为“四个自信”。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首次并列论述,作为一个整体的“四个自信”开始形成。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四个自信”逐渐成为全党共识的基础上,“文化自信”的地位得到了强化。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由此被最终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至24日在北京召开

  

  我们可以从“四个自信”被提出的过程中看到,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是我党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实践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无论从理论探索、实践发展还是国际竞争角度来看,“四个自信”都有其积极意义。首先,“四个自信”的形成,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有效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精神基础。其次,作为一种理论,“四个自信”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其影响下,中国人民确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四个自信”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坚定确立“四个自信”,才能以中华文化为骄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必胜信念,独立自主地走中国道路,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