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自信吗? | “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
发表时间:2023-08-01   来源:学习出版社

  四. “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们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价值选择和强大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

     

《共产党宣言》1848 年德文初版封面和手稿(右)

     

  第一,“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性和高度科学性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重要来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绵延17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为了全人类解放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同样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构成了“四个自信”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一是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具有巨大的真理威力。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利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复杂经济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并且科学地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其突出特征。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成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科学性的伟大思想。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东欧各国、中国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并建立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的社会主义阵营。尽管在1990年前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波折,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焕发提供了最坚实的实践依据。在人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在世界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同亿万人民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这种理论的高度科学性和强大实践性,决定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必然有着强大的理论自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行社会调研(电影剧照)

     

  第二,“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源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目标的美好追求。在马克思主义正式产生之前,人类历史上不乏追求普遍幸福的理想和实践,如中国的“大同”理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乌托邦”和“太阳城”。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明确把追求人类解放当成自身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担当,不囿于各种狭隘的群体利益和地方利益,而是致力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与前人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解放并非空想和臆测,而是建立在人类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们最广泛的美好愿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憧憬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所勾勒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满足个人自由发展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重要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凝聚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热情与力量,这也是自信的重要来源。

     

《列宁宣告苏维埃成立》(油画)

     

  第三,“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其在诞生之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启蒙学说等社会科学成果,乃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等自然科学发现,都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来源。这种内容体系的开放性,从根本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基础上,包括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一代代共产主义者,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仅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活力,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自信。

     

  《毛主席在著作》(油画 何孔德 绘)

     

  第四,“四个自信”的理论底气,还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光辉历史,也可以视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追求、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矛盾,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勾勒了新蓝图。实践证明,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在这些理论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种理论价值和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紧密结合的结晶。“四个自信”,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主要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代性、真理性、人民性的坚信。

     

  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人类社会将实现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演进,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真理力量、价值选择和强大生命力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坚信,世界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完备而严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四个自信”最深厚的世界观基础和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