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之所由 |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23-08-24   来源:学习出版社

  三.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显赫东方、享誉世界,中华民族并不存在突出的文化自信问题。而伴随近代东西方文化发生强烈碰撞,“西方蛮夷”对“天朝上国”强势入侵,古老的中华民族才大梦方醒,以关乎民族生死、前途命运的前所未有的觉悟反观和省思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式微,使文化自信问题日渐成为突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自信在古与今、中与外、理论与实践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下始终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突出课题。伴随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也得以不断增强。在新时代的崭新历史方位,提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既是基于对文化自信之于民族复兴重大意义更深层次的认识,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新时代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是激发当代国人保持文化理性,避免文化自卑和文化虚骄的现实需要,是对当代国人开创文化新章、追梦文化自强的鼓舞。

  

 八达岭长城

  

  首先,文化自信是培实民族自信的根本。自信,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有着复杂而多维的构成。政治的昌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科技的先进、军事的强大、物产的丰盈、社会的团结、国际地位的提升等,从整体上都有力提振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支撑起民族自信大厦的要素是多元的,但概括来说,这些要素无外乎物质实力与精神力量这两个强支撑。物质实力的强大,为文化繁荣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奠定民族自信的现实底气;精神力量的强盛,为物质繁荣提供精神支撑与智力支持,构筑民族自信的内在灵魂。物质实力的自信与精神力量的自信共同构成民族自信的两个基本维度,但相比而言,精神力量的自信即文化自信是更为基础最为根本的自信。其原因在于:

  

  对于物质实力而言,其发展总是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推动、指引和激励。可以说,任何物质文明成果都内蕴着文化因素与精神因素,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化呈现。例如,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它不仅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建筑,同时也代表着炎黄子孙的坚强意志与奋斗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正如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所描述:“长城曾是民族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亦是民族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保证与象征,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关系史上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再比如,今天令国人引以为傲的载人航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以及无数有着“世界之最”的桥梁、铁路等物质文明的创造,都内蕴和彰显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刚毅自强、改革创新等精神意志与民族品性。如果抽离文化因素与精神因素,这些伟大的物质创造就变成了没有情感寄托、没有精神内蕴、没有人文温度、没有民族特色的冰冷“器物”,由它们撑起的民族自信必将在与其他民族更先进更发达的“器物”碰撞中被击得粉碎。这些有力提振民族自信的伟大创造,正是因为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精神气质和核心价值,才使得我们的民族不迷于“器”势恢宏的表象,从“器物”上的自古传承或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转强当中深刻认识到文化的力量对物质实力增强的重大意义、对于构筑民族自信的根本意义,从而形成一种于民族文化精神中酝酿并成长壮大的自信豪迈。民族自信,归根结底,乃是文化上的自信。

  

  其次,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历史与现实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离不开多维度多层面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而强大精神力量何以酝酿生成、何以多维凝聚、能否百炼成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强韧支撑,其中最具关键性意义的条件保障,就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唯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才能够经得起风浪、耐得住考验、经得起锤炼,中华民族才不会因历史发展的一时失意受挫而精神萎靡、思想摇摆,而是始终能够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地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挺进,以自信昂扬、谦虚审慎的态度审视过往、奋斗当下、展望未来。回望1900年的中国,被西方列强任意宰割,国将不国。梁启超面对国运的衰退和民众的彷徨,直陈“自信力”之于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他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指出,“自信力者,成就大业之原也”“故我国民而自以为国权不能保,斯不能保矣;若人人以自信力奠定国权,强邻孰得而侮之?国民而自以为民权不能兴,斯不能兴矣。若人人以自信力争夺民权,民贼孰得而压之?”“人之能有自信力,必其气象阔大,其胆识雄远,既注定一目的地,则必求贯达之而后已。而当其始之求此目的地也,必校群长以择之;其继之行此目的地也,必集群力以图之。故愈自重者愈不敢轻薄天下人,愈坚忍者愈不敢易视天下事。”不可否认,在梁启超所言“自信力”中,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自信底气、激扬民族“群力图之”的核心支撑。

  

  梁启超先生的一席话,虽讲于100多年前的旧中国,但于今时今日读来仍直抵人心。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创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境界,从根本上而言,正是源于对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肯定与信心,以及由此而凝聚起的亿万国人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目的地”的求索,离不开文化自信对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与激发。但反观当下,伴随改革开放的更加全面和深入,在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国内社会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文化怪象和乱象。有的人一心迷醉于西方,“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等等。这些怪象与乱象,实则是文化自信匮乏、理想信念旁落的表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亟须涤荡这种文化上的不自信。钱穆先生曾讲,“中国不亡”“但要中国复兴再盛,却不可专靠时代和运气”“而中国之真正复兴,到底还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上,还在我们各自的‘人’身上,在我们各人内心的‘自觉自信’,在我们各自的‘立志’上”。当代国人唯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立志前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力量才会更加强劲而充满韧性。

  

  三峡工程

  

  最后,文化自信引领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在当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更加迫切地要求实现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新繁荣新辉煌。引领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尤为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只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中华文化才能在古今之变、中西激荡中始终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在对文化自信的坚定持守中继往开来、融贯中外,创造文化本我的新篇章,激扬文化新生的新力量。

  

  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石,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绵延5000多年而不绝。但中华文化奔流千年总归其源,其如木参天亦总有其根。《老子》中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淮南子·原道训》中有言,“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归根、守根、护根的文化自持,彰显着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根脉的高度自信,由此解答了中华文化千年延续之谜,为新时代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重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滋养源泉,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需要着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独具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就新的时代乐章,奏响古乐新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下中华文化的向新而行,内蕴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基,承继与发扬传统的现实要求。特别是当前世界多元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尤为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高度的自尊自重。唯有如此,面对多元文化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才能始终葆有文化定力,守护好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从而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文化传统的创新之路。

  

  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支撑,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繁荣。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需积极推进文化新创造。“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唯有当下的创新创造,才能担当继往开来的重任,才能以不断的新流成就文化长河的永不枯竭、滔滔向前。”致力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全体国人普遍的文化自信的支撑与推动。当代国人如果无法确立对在当下实践中孕育生成的新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优势及创造能力的确信,没有对这种时代文化一定能够再次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坚定信念,则只能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担当意识缺失的看客与旁观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便无法凝聚起奋力前行的主体根据。那么,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就会因文化主体推动力的不足而一梦成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当代国人才能重塑再创文化史诗的时代雄心,避免流于盲从、陷入徘徊。

  

  中华文化开启新征程,需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引领,重拾中华文化享誉世界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使中华文化再次傲立世界先进文化之林,重拾中华文化饮誉世界潮头的无上荣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梦想,也是当下文化建设的新的时代使命。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在这一段话语中,毛泽东阐明了建设新文化、建设文明先进的中国的目标,其中也内蕴和彰显着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文化自信。在今天,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中西意识形态的对立冲突、中西文化的碰撞激荡以及由此提出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何者更优越,究竟谁能够代表人类的未来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我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中国文明重绽光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盛与文化的兴盛雄辩地予以回应,由此需要我们以强大的文化自信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注入必胜的底气与充沛的活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和引领,中华文化的当下建设与发展,才能在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理性看待和处理他我关系,才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到合理借鉴,在自信中追求自立自强,开辟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展现文化向新而行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