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方能百年风华正茂
发表时间:2024-01-08   来源:《薪火相传——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精神滋养》

  

  2.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方能百年风华正茂

  

  1945年在延安窑洞,毛泽东和黄炎培讨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后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70多年后,我们党仍然怀着深深的忧患意识思考和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讲话中,将民族千秋伟业与党的风华正茂联系在一起,点明了我们党强大生命力的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不停下奋斗的脚步,在新的长征、新的攀登、新的目标面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党的肌体更加健壮、力量更加强大、精神更加饱满。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奋斗目标在远方。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就有效防止了党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激励着全党为建设一个新世界而继续艰苦奋斗,使得我们党在执政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仍然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种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顽强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向新的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不把某个具体阶段的目标作为最终目标,不把某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作为停止标志,而是展现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连续性和彻底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征途上焕发出强劲的生机活力。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胸怀格局在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宽阔胸怀,是“环球同此凉热”的宏大格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抱负。党的远大理想和先锋精神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砥砺初心使命、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必须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矢志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真正成为“两个先锋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于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我们党就能够永葆赤子之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立志民族千秋伟业,党的精神境界在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为民情怀,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立场的崇高境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复兴说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在人口最多的国家建设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不变的初心。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为人民利益的不断增长作出更大贡献;执政资源越多,越要让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执政为民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境界。我们党秉持一心为民的价值准则和政党追求,将更显风华正茂。

  

  (本文写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