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探索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为重要的是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大历史观”为出发点,从改变“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和奋斗历程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基础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和理论创造看中国式现代化,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和人类未来看中国式现代化。
1. 从大历史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给我们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是否必须走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否只能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为何能够创造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如何创造了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中,深层地蕴含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理论问题:“现代化”是抽象的普遍性还是具体的普遍性?如何看待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活动?如何看待“现代化”的技术性表征与价值性选择?如何看待“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如何看待“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如何看待“现代化”的后果与对“现代性”的反省?如何看待“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提出、探索和回答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从“大历史观”上揭示“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特别是从“大历史观”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境遇和奋斗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和理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理想和世界意义,才能从理论上回应和回答人们最为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致力于“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具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的关乎人类未来的世界历史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以理论思维的洞察力捕捉、发现和提出重大现实问题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断地“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理论上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更为坚实和充满活力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
【作者:孙正聿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