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
工业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国家富强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探索正是从探索工业化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工业化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1944年5月,毛泽东就清楚地看到:“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工业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等,决定社会的变化。“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铁蹄蹂躏下的旧中国,农业落后、民生凋敝。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多次阐释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再次强调了要完成实现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部署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之后的工作中,对中国如何稳定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如何稳定地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作了科学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
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对“两化”探索的过程。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在强调“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同时,就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两化”目标。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两化”目标,必须首先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显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两化”目标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工业化乃至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两化”的探索,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进行的,建立新国家、新社会是实现“两化”的制度基础;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则开始了对社会主义“两化”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以恢复,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得以确立,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既不能走西方的道路,也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1954年6月,毛泽东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在把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放在十大关系首位的同时,明确强调了实现农业内部农林牧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问题。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必须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化”,进一步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紧密结合“两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两化”的探索,奠定了提出“四个现代化”整体设计的基础。其间,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随后,就被写入了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总纲。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之中,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先探讨了“三个现代化”问题,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三个现代化”作了补充和完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的这一看法,1960年第一次公布于众,他完整地表述了现代化的内容,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四个现代化”调整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并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使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在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显然,我们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不仅探索了现代化的实践,而且进一步将实践的探索上升为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不仅经历了如何从“一化”发展到“四化”的整体探索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从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深刻指明了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受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左”的偏差的影响比较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盲目性等,导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在给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迟滞不前。然而,无论怎样,中国共产党从实现工业化走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和拓展,在百年历史上留下了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描绘,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