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读《新时代面对面》:理论性可读性都很强
发表时间:2018-02-07   来源:人民网

  《新时代面对面》秉持着直面现实、直面群众、直面热点、直面问题的一贯风格,生动形象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观点权威准确、论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文风清新简洁,理论性、权威性、针对性、可读性都很强,相信对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会有极大的帮助。这本读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丰于约,切中肯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把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新时代面对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梳理,选择了围绕13个“如何”来展开,这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核心最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解读和阐释,也是对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切的实践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应。抓住了这13个问题就抓住了纲、抓住了魂,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第二,寓事于论,虚实相生。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中的理论,其生命力始终扎根于实践当中。作为一本通俗理论读物,这本书通篇没有就理论言理论,而是从实践讲起,从现状讲起,从事实讲起,寓理论于叙事,化无形为有形,用身边的事例、现实的状况和权威的统计数据娓娓道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拉近了理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围绕着13个问题,每部分都是从具体事情切入,如“如何看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一部分,开篇就是通过讲述“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亮相的“大国重器”:蛟龙潜水器、C919大飞机、“悟空”探测卫星、“辽宁号”航空母舰……由点及面、由实及虚,借事言理,托物立论,大大增强了读物的说服力,让读者更加容易认识和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各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三,寓情于理,理自伸然。这本书有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带着感情说话,把感情融于叙事说理中,以达到在抒情中阐明道理的目的,而且这种说理方式以情凸显理,表达自然,有效地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打开书扉,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显露着爱党爱国爱民情怀,从对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到对领导核心的由衷认同,从对伟大成就的自豪赞叹到对美好未来的殷殷期盼,从对民生苦乐的关心关注到对腐败问题的深恶痛绝,那种浓浓的正能量始终跃然于纸上,读后无不深深体会到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力量。正是这种真挚朴实的感情力透纸背、直抒胸臆,不装腔作势,不拐弯抹角,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既讲为什么又讲是什么、怎么做,让读者阅读后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共振,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从而以感性的共鸣达到理性的共识。

  第四,寓深于浅,雅俗共赏。这本书一以贯之地承袭“理论热点面对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风格,围绕着“如何”二字做文章,摒弃理论著作容易艰深、枯燥的通病,从标题提炼到内容体系安排,从叙论模式到语言手法运用都独具匠心,特别是在展开部分往往都是从直观现象入手,以小见大、引古喻今、由表及里,通过层层抽丝剥茧引导读者最终达到对事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书中大量采用比喻、类比、举例、对比、引申等手法,如用复兴号启驶来阐释新时代的来临,用孔子周游列国与孔子学院开遍全球类比讲文化自信,用木桶底板原理引申到风险防控,用童谣歌词内容和污染现状的正反对比讲攻坚战的紧迫性,用反腐败的具体数据来例证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都是由浅入深地把复杂、深奥的理论问题大众化、通俗化,既易于理解又易于接受,做到了雅俗共赏。

  第五,寓教于乐,喜闻乐见。该书无论是编排方式还是行文方式,都让人喜闻乐见,信息量大,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从行文方式看,选择问题角度用老百姓看问题的视角,阐释理论政策时用老百姓常用的语言,援引具体案例时用的老百姓身边的事,既有对历史故事的娓娓道来,也有对现实案例的生动刻画,还有对种种数据变化的信手拈来,不时伴有诗词名句、格言警句起兴提炼,读后有一种贴近心坎的感受,使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读者群都能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从编排方式看,整本书图文并茂,除了精彩的文字论述外,还配之以丰富的插图、图说、问答贴士、图表表格、网民微言、知识链接和带有二维码的权威解读、深度阅读等形式多样的小栏目,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立体地阐释了党的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为读者着想、以读者为本的理念,满足了新媒体时代读者延伸阅读的需求和习惯,不愧为一本常写常新、引人入胜的通俗理论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