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发表时间:2023-09-25   来源:解放军报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一书出版发行。该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力求讲清讲透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读物。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更好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

  

  

  习主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开辟了彰显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展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从1954年“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到1964年“两步走”的设想,从1987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1997年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再到2017年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用凝练的文字全面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在短短4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曾经一个时期,旧中国饱受那些现代化先发者的欺凌,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境地。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充分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过去演绎的大都是大国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零和之路,而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赢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国际公共卫生危机等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诚如《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中所言,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新的文明形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强国复兴的制度保证更为完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精神力量更为主动。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这对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注重从整体上谋篇布局,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中国之治”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在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体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物质基础的不断夯实。新时代以来,中国制造、中国质造、中国智造共同发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特别是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更为坚实、更加坚强的物质基础。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精神抖擞、自信满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由衷热爱和高度认同,对各种外来文化保持理性平和的态度,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极大焕发,文化自信心显著增强,文化主体性得到极大巩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抗击疫情的大考中,在应对外部遏制打压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展现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需要我们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坚定不移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之旗领航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伟大变革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有习主席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围绕“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引”,对“为什么行”“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进行了深入浅出解读。我们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性的理论贡献、严密性的科学体系、标识性的理论观点”,坚持好、运用好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部新旧问题交织叠加,内外因素深度互动。《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中指出,“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是通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胜利彼岸的“桥或船”。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方针,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拥有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中指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不是在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也不是在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只有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才能赢得战略主动、打开事业新局。从国际上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和较量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还有一系列难点、卡点、堵点需要突破,改革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勇于开顶风船,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促共赢,推动“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穿越“问题岛链”和“矛盾漩涡”,全速平稳驶向更加辽阔的海域。

  

  (执笔:王强、陈嘉康、彭春淋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解放军报》(2023年9月25日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