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故事诠释厚重的中国劳动精神
发表时间:2015-05-0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六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在央视热播,好评如潮。著名报告文学家张胜友是该片的文学顾问,也是《百年潮·中国梦》的作者,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劳动铸就中国梦》就是《百年潮·中国梦》的姐妹篇。”张胜友对两者做了一番比较:《百年潮·中国梦》从历史、现实、未来、中国、世界这样的纵横坐标系来认识“中国梦”,更多的是大江大海般的宏大叙事;《劳动铸就中国梦》则更多地“沉”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80后、90后等普通老百姓中,通过人物故事来展现不同时期的劳动力量,夹叙夹议,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 (有关媒体报道)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恩格斯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而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的时代强音。要想让这些抽象的劳动精神,转化为朴素的大众认知、公共论述,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命题。 

  《劳动铸就中国梦》在讲述劳动道理、劳动真理的同时,更将形象的劳动故事穿插其间:红旗渠精神,凸显天不怕地不怕、敢于牺牲的劳动精神;深圳蛇口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证明了拼命苦干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已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义乌的拨浪鼓”,更见证了从走街串巷中长大的“义乌小商品城”。年销售收入两千多个亿的69多岁的“山东首富”张世平,仍然每天4点多起床,“习惯了”。当代科研工作者用8万行计算机代码模拟了空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确保飞船的精确运行,如在太空中“穿针”,允许的误差只有几厘米。著名投资家巴菲特也推崇“勤劳创造财富”。等等等等。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创造性劳动,具有怎样的神奇光彩,由此可见一斑。 

  故事,是生活的记录者,来自生活,来自一线,和劳动人民有着最亲密的联系和连接,有着最能震撼人心、打动心灵的真理性光芒。故事中有价值观,有中国风情,有中国原汁原味的“观念的影子”,更有人民大众奋斗的足迹,以及酣畅淋漓的汗水和泪水。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用国际化的语言讲故事,讲“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劳动观念”,将故事和中国价值、世界价值,融合为一,抽象的中国劳动精神、劳动认知,就能得到自然、亲切的融化,成为观众内在的思维。富有中国特色的勤劳精神、忠诚的劳动信仰,在不知不觉中融化人心,让人们得到升华和感动,创造出辉煌的经济价值、发展价值。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认知感觉和审美,都有了迟钝感,要想形成“思维刷新”、“感觉刷新”,就应该多从讲“好故事”入手。我们把故事讲好了,借助于形象故事的渲染、解读,以人见事,以小见大,以细节打动人心,劳动精神、国家形象,就能在简单叙说中,巍然耸立,让人信服。就像今天的较好的收视效果。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多讲普通中国人吃苦耐劳、坚韧奋斗的故事,……使无数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人和中国家庭形象,汇聚成良好的中国形象。——《劳动铸就中国梦》是对“中国劳动故事”,最为精彩的陈述,是对“中国劳动精神”的形象而普遍的概括。 

  今天,“很多人都在忙于赚钱”,留给“讲故事”的时间,真的不多!“不劳而获”、“撞大运”、“干实业挣钱难,钱挣钱容易”的观念之所以有市场,与勤劳致富的故事,未能得到及时流传,有一定关系。我们要努力讲好“劳动故事”,让积极澎湃的劳动精神重新回归,让中国劳动精神创造辉煌!(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