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
发表时间:2015-05-21   来源:中国文明网

    一部旨在让“劳动”蔚然成风的电视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在这个“五一”劳动节前夕重磅登陆荧屏——4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黄金时段首播,5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播出。(5月1日人民网)  
  “五一”劳动者节来临,“劳动”一词,再次打动着人们的心扉。劳动,从人类产生,到创造当今文明,其都起着决定性的力量——“劳动创造一切”。劳动的意义,自不待言,但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哪怕是当下,误读劳动,或看低劳动等思想,仍有存在。如何正视劳动及其意义,如何让劳动的浪花,成为人们怒放的心花,则艺术这一载体,应当发挥重要的宣传、感染与鼓舞作用——电视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就是这样一个歌颂与感受劳动之美的精彩艺术范本。  
  《劳动铸就中国梦》共分6集,包括“劳动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点亮智慧”、“劳动提升品质”、“劳动缔造幸福”、“劳动彰显国魂”。该片意图通过梳理劳动的历史脉络;劳动之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劳动对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多重意义等角度,通过形象、语言、影像等多维度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言说“中国故事”的方式,来梳理和阐释“劳动实现伟大中国梦”这一精神主题。  
  纪录片,“真实性”居于首位。该片所选萃的劳动人物与故事,都是中国劳动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与事。像王进喜、时传祥、邓稼先等为代表的劳动者,修建红旗渠等人间奇迹,表现出劳动改变中国命运的力量;如华为、“老干妈”、义乌小商品城、阿里巴巴等,显示出劳动创造财富的力量;像太空科技工作者、高铁工作者、深海潜水工作者等的创造性劳动,展现劳动点亮智慧的光芒……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劳动人物与故事,真实、感人、细腻,让观众在声与光、文与影中,仿佛重回国家劳动建设的历史大潮中——一部中国劳动史,就是中华民族建设崛起的历史缩影。真实的力量无所不在,纪录片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实,人们通过该片对中国劳动史的回顾、记载、述说与表现,获得了直入心灵的撞击与感染。  
  电视纪录片,还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来表达“劳动”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以增强对劳动人物、故事与精神的感染力。该片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中高度评价的“劳动模范和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主轴,以歌颂“劳动精神、劳动传承、劳动成就”为主线,抽丝剥茧,分门别类、角度多维、探幽述微,通过劳动者的典型故事,以具体而微的劳动场面和劳动细节,或宏大感人,或细微动情,让声、画、影、文有机构成,让观众在电视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到劳动之大美,激发起通过劳动实现人生梦想和中国梦的精气神。  
  《劳动铸就中国梦》,更像介于纪录片与政论片之间的艺术形式,它或通过夹叙夹议,或利用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经营者;80后、90后们等普通老百姓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不同时期的劳动者形象与劳动精神,夹叙夹议中,音像冲击下,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展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情怀与温度。这里没有生硬的道理说教,更多的是娓娓道来的诉说,深入人心,直击心灵,让人于不知不觉间受到启发,产生震撼,得到鼓舞。这一表现手法,正与劳动的本质特征相契合,更好地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要义。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劳动铸就中国梦》精神内涵的“三部曲”。通过这部精美的电视片,让观众在真实与艺术核聚而成的力量中,深刻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精神共识,让人们再次受到“劳动创造中国梦”的真实、艺术和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