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劳动铸就中国梦》一样铸造文艺品格
发表时间:2015-05-2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劳动铸就中国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劳动推动社会进步为主题,突出思想性、生动性,歌颂劳动者,弘扬诚实劳动的社会正气,充分体现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5月25日《人民日报》) 

  如果不是带着“政治任务”去被《劳动铸就中国梦》煎熬的话,你稍加用心,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它,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政论片。其实它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有很吸引人的地方。“舌尖”靠味道,而它靠品质。笔者认为,文艺创作就应该有这样的情怀,唯有制作精品文艺,才有精致的受众。 

  文艺创作要根植生活,《劳动铸就中国梦》可是对生活的深度挖掘。文艺往往通过思想和灵魂来发挥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改高高在上。至少文艺的创作过程是低到尘埃里的,好的作品往往“土里土气”,让人看了温暖而感到,并能够有所思考。《劳动铸就中国梦》以劳动为主线,以鲜活的基层劳动者为实例,把简单枯燥的劳动演绎的活色生香,这要得益于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的深刻理解。创文艺就要有这种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文艺的本质。 

  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劳动铸就中国梦》带着一颗公益心。文艺的一半属于灵魂,而灵魂的东西不能太过于市侩。没有资金支持,确实难乎为继,但相较于几十年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环境要好很多。一方面还国家和各级地方的文艺扶持,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的地位大幅度提升,这都让文艺创作变得简单而单纯。但事实上并且如此,但很多文艺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不强烈,所以要么随大流,要么钻空子,破坏着文艺创作的生态环境。时下,电影电视剧很赚钱,似乎大家随便拍个片子就能挣钱,于是很多人就跟风去拍电影电视剧,确实是大赚一笔,但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不知毁了多少“三观”。《劳动铸就中国梦》具有半公益的性质,因为没有市场导向,所以不必急功近利,精心制作,深入挖掘,品质和观众“口感”兼顾,不失为文艺创作的范本。 

  文艺要有引领和思想升华,对于《劳动铸就中国梦》这样的政论片来说,可谓是轻而易举。当然,文艺接地气符合文艺创作规律,但文艺也要有格调,能够引导社会风尚,至少是有所启发的。文艺下乡,但也有收心,不能一味的低调和保持与土地接轨,“高于生活”仍然是它的品格,不能和生活混为一谈。《劳动铸就中国梦》里有大量的生活写真,但总的来说,它是一部让劳动熠熠生辉的作品,产于泥土,但又能推及全国。 

  像《劳动铸就中国梦》一样去创作文艺,其实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用心做,不唯利是图,深入生活,又能升华生活,讨喜又又思考,这样的文艺应该多一些才好。